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12月9日,有多位网友收到蔚来应对新能源汽车国补进一步退坡的短信通知,通知显示,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仍可享受2021年国补。
实际上,12月1日蔚来在其APP上发布的12月购车补贴方案中就已提出上述补贴方案,除个人用户外,企业用户可以享受的补贴金额为个人用户的0.7倍。另外明年一季度交付的ET7享受的相应补贴金额将在大定开启后公布。
按照2020年4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持续到2022年底,明年(2022年)补贴标准将在今年基础上退坡30%。
因为蔚来车型采用换电模式,所以其一直以来享有国家补贴。若明年新版补贴标准实施,蔚来各车型相应的售价也将会调整。以蔚来ES6运动版为例,该车型官方指导价为35.8万元,目前购买75度和100度电池包的车型分别享受国补1.62万元和1.8万元,而按明年补贴标准退坡30%计算,用户购买ES6运动版车型将至少多付4860元。
蔚来体验店销售人员表示,新补贴标准下用户多付的费用其实已经够选装NOMI的费用了,由此其认为,意向用户年底前订车最为划算。
蔚来官网显示,用户目前购买ES8、ES6、EC6提车时间均为锁单后8周,但上述服务人员表示,实际提车时间并不会那么久,正常情况下选择100度电池包的用户在一个月左右就可提车,而选择75度电池包的用户会久一些,可能在两个月左右提车。
事实上,不只是蔚来,新能源补贴新版标准来临之前,特斯拉、小鹏近日均有所动作。其中,特斯拉于11月24日上调了Model 3后轮驱动版和Model Y后轮驱动版的售价,两款车型售价均上调4752元。特斯拉在官网订购页面备注称,当前官网标注价格为补贴后售价,由补贴前起售价扣除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得出。
以Model 3后轮驱动版车型为例,特斯拉预估该车私人购买补贴金额为11088元,该车型补贴前售价为266,740元,减去私人购买补贴预估金额11088元,最终补贴后售价为255,652元。而此前私人购买补贴预估金额为15840元,补贴金额差值为4752元,与此次特斯拉宣布调价金额相同。
从上述蔚来与特斯拉各自应对补贴更替的方案来看,蔚来对补贴新标准实施前下订的用户承担了补贴差额,而特斯拉直接选择了将售价上调。
小鹏汽车目前并没有针对明年新能源补贴给出具体方案,但12月初就有消息称,在新补贴标准下,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会收缩用户的购车权益,新用户下单后购车权益将减少近一半。
盖世汽车从小鹏体验中心了解到,12月13日前,用户购买小鹏汽车不仅享受今年补贴标准,还同时享受多项购车权益。以小鹏P5为例,该车型目前订购享有9000元的权益礼包,该权益礼包可抵现金,也可用来选购外观、配置等。而用户若在12月13日后订车,今年补贴标准享有不变,但权益礼包将从9000元调整到5000元。另外,小鹏体验中心服务人员称,若按照明年新补贴标准退坡比例来计算,小鹏P5的售价届时将比目前高出5000元左右。
目前,除特斯拉以外,国内各车企尚未披露明年补贴后车型调整后的售价,不过从上述三家品牌来看,明年新补贴标准对车型价格的影响均在5000元左右,而这样的价格浮动对高端品牌销量来说影响或许并不大。
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全国乘用车累计批发量达到280.7万辆,渗透率为15.0%,已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明显提升。基于新能源汽车产销连月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日前甚至预测到,今年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有望达到330万辆。
不过,就在新能源乘用车处在快速增长之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却要迎来更替,这也令业内人士对新补贴标准是否会影响新能源市场高增长持怀疑态度。有观点认为,明年新补贴标准的调整不会对新能源车市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当前新能源市场私人购车用户的比例已上升到75%左右,且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结构呈哑铃状,市场份额较大的微型电动车和高端电动车对补贴的依赖较小,由此,综合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以及市场结构来看,新补贴标准的调整或不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节奏。
欧阳明高日前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约会增长至500万辆,在他看来,500万辆还是受限于电池供应、芯片供应以及产能限制下的预测,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单看新能源需求可能还会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025-5852-5995,邮箱:njyt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