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稀有金属要真正大规模应用,面临着早期动力电池由于厂家不一、型号繁杂、拆解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回收政策体系产业链不完善等难关。目前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闭合度不高,整体效率偏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ews 1.市场混乱 国内法规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有严格规定,需要申请许可证,才能从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和处理。尽管国内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等,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成熟,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建设也处建设过程中,不排除二次污染等市场乱象出现。 由于技术和资金所限,真正具有资质的企业并不多。相反,许多个人和无资质企业,不仅技术落后,而且不顾环境污染处理废旧动力电池,任意排放。个人和无资质企业以更高价格回收废旧动力电池,不仅扰乱本来就不成规模的市场,而且埋下极大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国内在回收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方面,还没有监管部门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环节进行有力的监督。没有有力的监管部门,那么最后的回收执行的结果可能会并不乐观。 News 2.渠道难题 车企能否通过其售后渠道把退役的动力电池收回来,是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动力电池卖出后产权属于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其从用户手中收回来,比后续处理还要难。如果退役动力电池的流向是非正规处理企业,或被不恰当地处理,风险不可控,因此回收环节应把回收渠道建设、管理放在第一位。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比较复杂,涉及汽车厂、动力电池厂等相关方比较多,且不同汽车厂家的动力电池结构差异较大,材料体系和应用载体也不同,其生命周期截止模式也不一样,加之钴、镍、锂等战略资源的国际化杠杆作用,使得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难以“如法炮制”其他回收模式。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回收渠道,急需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回收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相互协作。目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国内还未建立成熟的回收渠道,一些企业虽然涉及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但回收效率较低,投入超出回收废旧动力电池产值,缺乏盈利点。 News 3.市场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在2015年之前,新能源电动车销量非常有限,目前可回收利用的废旧动力电池有限,导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相比国外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机制,国内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工作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供应链。大部分整车厂和动力电池厂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存在经验缺乏、专业能力不够、没有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专业处理设备等问题。国内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上还不够全面,回收成本比较大,从而形成投入较高,产出不足的现状。 虽然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规模化未至,管理尚缺位,但依然没有消减各方势力的热情。到2020年,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退役会迎来大规模增长期。那时除目前的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原材料回收企业,资本也大举进军该领域,其原因是正在谋求这一领域的新机遇。 News 4.废旧动力电池利用成本高于采购新电池 在我国传统的废物(废塑料、废纸、废水金属等)回收,已从生产到回收到再利用已经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闭环。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拆解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内的金属物质也是一样,目前比采购碳酸锂等纯原材料的价格还要高。更何况,资本都是逐利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回收企业的热情很难被调动起来。 News 5.拆解回收资质少 目前市场上既有的回收主体还面临无资质的尴尬境地,虽然已经开始切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获得开展这一业务的“身份证”,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回收是有相关的资质要求。在对含有某些重金属(如镍、钴、锰等重金属元素)的废旧动力电池行资源化处理,需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对于新能源汽车、汽车拆解厂则要将退役动力电池拆解下来,交给具有专业资质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厂来处理。实际上具有这种资质的回收厂数量并不多。当下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则由工信部负责,换句话说就是,目前,具有铅酸动力电池回收资质的工厂,是没有回收处理动力电池的资质的。此外,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回收行业仍属高污染行业,目前不少一线城市已经不再审批此类高污染项目了,这对回收处理企业的进入也是个不小的障碍。